壓鑄是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其特點是利用模具內腔對融化的金屬施加高壓。模具通常是用強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這個過程有些類似注塑成型。大多數壓鑄鑄件都是不含鐵的,例如鋅、銅、鋁、鎂、鉛、錫以及鉛錫合金以及它們的合金。根據壓鑄類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壓鑄機或者熱室壓鑄機。壓鑄模具是壓鑄生產的三大要素之一。所謂壓鑄工藝,就是按照圖紙或協議的要求,有機地綜合運用三要素,生產出外觀好、內部質量好、尺寸大的合格鑄件,甚至是穩定、有節奏、高效的優質鑄件的過程。我們要知道,壓鑄對模具的要求非常高,壓鑄的模具是什么樣的呢?下面就仔細介紹一下。
壓鑄模具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覆蓋部分與活動部分,它們結合的部分則被稱為分型線。在熱室壓鑄中,覆蓋部分擁有澆口,而在冷室壓鑄中則為注射口。熔融金屬可以從這里進入模具,這個部位的形狀同熱室壓鑄中的注射嘴或是冷室壓鑄中的注射室相匹配。活動部分通常包括推桿以及流道,所謂流道是澆口和模腔之間的通道,熔化的金屬通過這個通道進入模腔。覆蓋部分通常連接在固定壓板或前壓板上,而活動部分則連接在可動壓板上。
模具是經過特別設計的,當打開模具后鑄件會留在活動部分內。這樣活動部分的推桿就會把鑄件給推出去,推桿通常是通過壓板驅動的,它會準確地用同樣大小的力量同時驅動所有的推桿,這樣才能保證鑄件不被損壞。當鑄件被推出后,壓板收縮把所有的推桿收回,為下一次壓鑄做好準備。由于鑄件脫模時仍然處于高溫狀態,只有推桿的數量足夠多,才能保證平均到每根推桿上的壓力足夠小,不至于損壞鑄件。不過推桿仍然會留下痕跡,因此必須仔細設計,讓推桿的位置不會對鑄件的運作造成過多影響。
鑄造設備和模具的造價高昂,因此壓鑄工藝一般只會用于批量制造大量產品。制造壓鑄的零部件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這一般只需要四個主要步驟,單項成本增量很低。壓鑄特別適合制造大量的中小型鑄件,因此壓鑄是各種鑄造工藝中使用非常廣泛的一種。同其他鑄造技術相比,壓鑄的表面更為平整,擁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
從總體上看,我國壓鑄模具企業的管理水平普遍較低,基本上沒有好的規范,很多還是作坊式的管理,很多企業都是老板自己親自管理,事無巨細全部由自己負責。這樣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壓鑄模具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經濟的發展日進千里,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這個龐大的工業體系的正常運行,離不開鑄造模具產業的支持。